易发病种

失眠 抑郁症 精神分裂
焦虑症 强迫症

心理疾病

心理障碍 恐惧症
更年期综合征

神经病症

神经衰弱 神经官能症 人格障碍
植物神经絮乱 癫痫

精神病症

精神分裂 精神障碍
疑病症

儿童病症

自闭症 多动症
抽动症

尼莫地平和川芎嗪治疗偏头痛

本文已为59位患者解决了问题 来源:南京脑康中医院

程秀红  宋艳梅 2005-12-13 13:04:38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12月第4卷第23期

莫地平和川芎嗪联合应用治疗偏头痛,临床观察疗效确切。现报告如下。

1 资料与方法

1.1 病例选择 40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,男10例,女30例,年龄14~65岁,病史2~30年。多数患者曾在外院服用镇痛药疗效欠佳,均有反作相似症状,发作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、呕吐、脉搏、血压改变及情绪变化等。

1.2 诊断标准 根据1988年头痛学会诊断标准[1]全部病例均经脑CT及脑电图检查,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体征。

1.3 治疗方法 治疗期间,停止服用其他一切止痛药,开始治疗时,尼莫地平30mg,每4h一次,每晚加服佳乐啶0.8mg,头痛消失后改口服尼莫地平30mg,每日3次,连用30天,川芎嗪120mg加入10%GS液体内静滴,每天1次,连用1周,后改为川芎嗪片100mg,每日3次,连用3周,疗程为30天。

1.4 疗效判定 治好:头痛及伴随症状完全消失,脑血流图恢复正常,随诊6个月无;显效:头痛减轻,发作次数减少,脑血流图正常或明显改变;无效:治疗后头痛无明显减轻。

2 结果

经一个疗程治疗后,治好35例(占87.5%);显效4例(占10%);无效1例(占2.5%);总有效率为97.5%。临床应用未发现明显副作用。极少数出现血压下降,减少两者用量后,血压恢复正常。

3 讨论

偏头痛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,血管源学说与神经源学说之争日趋激烈。血管源学说认为偏头痛发作初始,5-羟色胺从血小板中释放出,作用于颅内小血管使之收缩,并附于血管使之过敏,当血浆5-羟色胺降解,耗竭浓度下降时,则出现血管扩张性头痛。

尼莫地平的药物作用是阻断细胞膜钙离子通道,抑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。它能选择性地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[2],抑制其过度收缩。因而能阻断偏头痛发作时颅内外动脉先收缩后扩张的过程。川芎嗪对血管平滑肌有解痉作用,能增加脑动脉血流量,并有解除血小板聚集的作用[3]。消除了偏头痛发作时的生化基础。本组两药联用,改善了脑部微循环,调整了代谢失调。所以疗效满意。

参考文献

1 贝政平.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.上海:上海科技出版社,1996,631-634.

2 陈新谦,金有豫.新编药物学.第13版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1993,233.

3 周增杰.脑血管疾病现代诊断与治疗.北京: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,1992,308. 

作者单位:252500山东省冠县冠城镇卫生院 

分享到:
版权声明:部分图片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作分享之用,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原创,请私信小编,我们会及时审核及删除处理。